延长产业链 优化育种技术 上海藜菜现场观摩会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我们将继续优化藜菜育种技术,延长藜菜产业链,让藜菜能够尽快飘香申城的餐桌。”近日,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上海藜菜现场观摩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表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饮食消费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升级跨越,优质、高档、功能性的特色蔬菜成为新的需求。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营养功能开发与利用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需求,以藜麦、大麦等特色杂粮作物为对象,开展了营养功能型特色作物种质挖掘与创新、健康功能产品创制等相关研究,以期为市民高品质生活提供科技支撑。

藜麦是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作物,具有高蛋白、高纤维及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性。然而,上海多雨、台风等气候条件不利于藜麦后期的成熟与收获。因此,团队对藜麦的初生嫩苗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发了营养功能性特色藜菜。该菜品以藜麦初生幼苗为食用部分,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膳食纤维、叶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满足市民饮食消费习惯转变的理想选择。

走进位于市农科院重固基地的藜菜种植大棚,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据了解,该基地从2022年开始种植藜菜,主要进行相关配套栽培措施的摸索和良种的繁育工作。这里的藜菜采收期短,平均每25—28天即可收获一次,年收获次数可达6—8次。值得一提的是,藜菜具有极强的耐盐碱性,对上海地区的盐碱滩涂地改良具有重要生态效益。

目前,团队成员收集了100余份种质材料,围绕藜菜的种质筛选与应用推广、藜麦小孢子单倍体育种技术研发、藜麦叶片黄酮的分离鉴定与功能评价、藜麦蛋白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同时,在青浦、崇明、金山等地的基地,团队还完善了大棚设施栽培管理措施,为藜菜的优质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品尝环节,与会人员先后品尝了藜麦乳、藜麦粥、凉拌藜菜、清炒藜菜及藜菜汤,感受藜菜的清新口感。据研究人员介绍,团队建立了藜麦离体培养快繁技术,优化了藜麦功能活性成分的鉴定和评价方法,并积极探索藜麦馒头、饼干、冲调粉等其他产品的研发。

下一步,团队将结合与会专家的意见建议,继续优化核心技术,做强藜菜种源优势,融合一、二、三产业,延长藜菜产业链。同时,团队还将加大藜菜的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其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让藜菜的美味与营养更快地走上申城千家万户的餐桌。

文/摄:杨小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zsrsrpdianzi.com/keji312/10557.html
好东西 到底好在哪里
免费领取 下周送 Epic喜加一 旁观者 土豆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