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上可以打补丁
你见过给银饼打补丁吗?
今天这块儿打了补丁的银饼
背后的故事可不少
唐朝初期怎么交税
1970年10月
西安市何家村发现一处唐代窖藏
除了一批精美的金银器外
22块银饼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 何家村窖藏部分金银器
在唐初,白银并不是法定货币
只在进贡和缴纳赋税时才使用
22块银饼上有4块錾刻铭文
证明它们是唐代的赋税银
唐代在实行“两税法”之前
实行的是“租庸调制”
包括三种不同的征税类型:
“租”即田租,按田亩缴纳粟米等粮食;
“庸”指劳役,规定每年每户需出人口服役,承担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调”指户调,按户征收一定数额的麻、丝、绢等农产品。
但当时,若家中有足够钱财的
可折银代替“庸”,避免服役
而“调”所征收的丝帛等大件物品
运输不便
也可就地折换为金银等“轻货”
因此,就出现了
以金银代替“庸”“调”
两种税收的方法
△ 何家村窖藏的“洊安庸调”银饼其一
足斤足两!银饼也要打补丁
4块錾刻铭文的铜饼中
这块圆圆胖胖的
“怀集”庸调银饼
最为特殊
它正面刻有铭文五行
怀集县开十/庸调银十两
/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
庸调银饼刻铭文字
包括两方面信息
缴纳时间、性质、重量
还有接收时的承办人员
包括专当(知)官令、典、匠
“专当(知)官令”指御史台下专知左藏库出纳、行监察之职的殿中侍御史;
“典”可能是左藏典事;
“匠”应该是检验重量及成色并刻字记录的工匠。
也就是说
这块“怀集庸调”银饼是
开元十年
广东省怀集县上交的税银
“匠高童”检验重量时
发现不足拾两
因此进行了添补
才留下了这个独特的“补丁”
△ 另一块何家村窖藏的“洊安庸调”银饼及其拓片
怀集和洊安所在的岭南道
是唐代重要的产银、用银地区
“怀集”、“洊安”四枚银饼
可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
怀集、洊安两县
用庸调布帛变换成白银
并冶铸成重量标准的银饼
最终输入国库的
银饼题记内容
既印证了文献有关
诸州庸调及折租等物上缴京师
贮藏中央国库的记载
也弥补了史书记载中相关细节的缺失
十两的银饼在当时值多少钱?
那么这十两的银饼
在当时值多少钱?
又可以换多少粮食?
据记载,长安洛阳米价最低的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时
每斗仅十三文钱
1两银子=1000文铜钱
10两银子=10000文铜钱
10000文÷13文=769.23斗米
也就是说
在开元十四年
10两银子可以买769.23斗米
那么,769.23斗米
在现在大概是多少?
10斗米=1石
唐代1石≈现代53公斤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所差别)
769.23斗米÷10斗米=76.923石
76.923石×53公斤=4076.919公斤
也就是说大约是现代4076.919公斤的米
我们再算算
如果按照1公斤米6元来算
(按大米的一般市价算)
4076.919公斤×6元=24461.514元
所以这块10两重的银饼
大约相当于现在我们的24461.514元
唐朝时,怀集、洊安两县
只是地处边远地区的很普通的县
但是能上缴这么多银饼到长安
也从侧面反映出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
几块普普通通的银饼
不仅成为那个时代税收制度的见证
也是大唐盛世的一个缩影
西安文旅之声综合整理自雁塔旅游
视觉:姚佩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