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广州报道 11月22日,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文化出海专场,北京萨博新经济发展咨询中心副主任吕文现场解读新型数字服务贸易的新机遇与挑战。
“这次来到文化产业投资大会,一方面很激动,觉得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蓬勃,但是也看到了很多隐忧,看到了投资方和我们的企业方互相迫切对接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大湾区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正在催生新的发展模式。”吕文说。
具体来看,数智科技赋能文化内容生产创新,正在改变文化生产和分发的方式,对外文化的贸易模式正向文化内容加工产能服务全球的数字服务贸易模式转变。同时,在寻求海外增量市场成为必然趋势的背景下,中小规模文化企业出海依然面临众多困难,需要新思路、新模式。
吕文分享,国际文化产业合作模式正在从跨文化生产到离岸文化生产演变。第一阶段是跨文化产品生产,以单纯利用国外文化元素开发面向国内市场的跨国元素文化产品为主;第二阶段则是有意识主动瞄向国际市场来进行文化输出,技术模式也从传统实体产品转向数字文化产品。
北京萨博新经济发展咨询中心副主任吕文现场解读离岸文化加工模式。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和信息化时代,全球的文化生产要素已经在全球流通,文化资源、人才元素、资金元素,还有消费市场,都已经完全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吕文以好莱坞在加拿大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影视制作体系为例,介绍了离岸文化加工模式正成为新的可能。
在概念上,离岸文化加工有非常显著的两大特色:一是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整合国际的文化元素,用自身文化加工能力,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主动策划创作文化产品;二是“跨文化”特征突出,在产品生产环节利用文化资源以及产品销售环节开发国际市场中都需要跨越文化差异,真正涉及文化内容层面的合作。
“全球数字文化生产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依托网络、数据和新兴技术,实现了从内容制作到推广、分发、消费的开放、协作、共享和透明化。这种方式下,文化出海、企业出海实际上都是在不同的环节介入全球的生产。”吕文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在国际的数字文化体系当中占据自己的地位,需要发展离岸数字文化内容加工服务贸易模式,即吸收和利用非本地、非本国的文化资源,生产出面向外地、外国市场需求的数字文化产品,并实现对外传播输出与消费。
在他看来,离岸文化内容加工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以技术和创新为驱动的国际贸易模式,不仅拓宽了国内数字文化产品和制作服务的国际市场,也为数字文化企业走出去、承接国际业务找出了新模式、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