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南怀瑾

如果看《史记》只当小说看,不当真正的学问看,那你就不懂《史记》了。譬如我抽出来《货殖列传》这一篇贡献诸位,刚才我讲了,我没有抽原《史记》的,原《史记》上的《货殖列传》还要更多,我想简化一点,只抽要点。先抽《古文观止》里的,这里头够你们吸收的了,营养很多。然后书架上随便一抽,抽出《史记菁华录》里的这篇。全部《史记》的东西太多,还是利用这两篇给大家做研究。

司马迁写这一篇《货殖列传》的时候,《盐铁论》的讨论有所反映,发展经济,发展工商,对我们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它的利弊好坏究竟怎么样,这是个大问题。现在我们的发展,依我的观点看来,也有些迷糊了,所以说“几多归鸟尽迷巢”。

刚才吃饭以前,我已经向大家报告了,我所引用的两份资料都不是完整的,你们诸位做研究,最好把《史记》全部的《货殖列传》读完。

我告诉你们诸位老板,读书首先要读《货殖列传》。我们这里有一个老同学,李博士,当年在大学里是学物理的,他常跟我提起,说当年到我这里是要修行的,结果我叫他读《货殖列传》,他慢慢就走上工商业这条路,因为这篇文章对他影响很深。当然,他同时也在研究身心修养。

我现在是陪你们诸位读书,我读古书的习惯跟你们不同,像你们在座诸位,每个人一看好像就懂了。一问你,读过啊!懂了吗?懂了。在我读古书的经验,你们读书像水面上那一层油,油面以下的深度都不知道了。古文有很多内涵在里头。你看他写书的时候距离我们两千多年了,但如果你把他读懂了,就会发现同现在的思想,同国外来的经济思想、理论、商业观念,很多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看他的原文。对不起啊,你们难得有一天坐在家里看书,现代人都很少回到书房读书。这一点我告诉你,我们小时候看到,中国古代读书人,不管地位,官做多大,差不多有时间就回到书房的。你们看唱京戏的就看到了,那个男的回来,太太出来迎接,“老爷请!”“夫人请!”走开了,先回到书房,不是回到卧房,不是先回去抱太太。回来好像不先进书房转一下,那是没得文化的。我们小时候还亲眼看到的,不像现在,下班以后就出去应酬了,打球啊、吃饭啊。我说现在的人,老板们一天吃饭吃六七个钟头,没有几个钟头办事的,三餐饭的应酬,打高尔夫球,每天都是这样。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这是重点了,我们讲政治哲学,政治好的时候,在中国文化是“安居乐业”四个字。老百姓每个人平安活着,安居;乐业很难,那是要人人对前途没有茫然,一个职业可以永恒地传下来。

“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是主张黄老的道家政治,所谓“无为之治”,等于现在讲的真正的自由民主,不是西方鼓吹的那种自由民主。他说道家所指的上古那个时候是这样。“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司马迁感慨,我们现在中国的文化,道家推崇的社会看不见啊!“涂民耳目”,把大家的眼睛蒙住了,“则几无行矣”,没有达到上古那个政治理想。

他的文章《货殖列传》,引用的是道家的思想。这一段他先插了一个标杆。我顺便告诉大家,他写文章不是拿来就写,而是先把目标插在那里。这两句话,现在算不定国文老师要你划掉,不要了,因为跟这个题目不相干嘛!不是不相干,而是标杆,先插在这里。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这几句话我们先停一下,上古的历史文化,神农距离司马迁一二千年了,上古由神农到轩辕黄帝,由黄帝、尧、舜、禹、殷商到周朝这一段,他说“吾不知已”,我的历史资料不够。

“至若《诗》《书》所述”,《诗经》《书经》都是历史,我们诸位注意啊!什么是中国文化?是四书五经吗?什么是四书五经呢?古人一句话——“六经皆史也”,包括《诗经》《礼记》《书经》《易经》《乐经》《春秋》,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通通是历史。这是读中国书要注意的,我补充这一句。

“至若《诗》《书》所述”,《诗经》《礼记》《书经》《易经》《春秋》等五经传下来,记载“虞夏以来”,就是虞舜、夏禹以来。到了舜的时候,我们中国发了大水灾,大禹治好了水患,才建立农业立国的国家,我们现在说“华夏文化”是以夏禹为代表。

那么,下面我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这个古文漂亮极了,我们以前读书不是这样读,你们现在没有看到过,叫念书,出声地朗读吟诵出来,回到书房里拿到书,每个文章有音韵,像唱歌——“耳目欲极……”(示范)这个叫读书,叫书声琅琅然,会读得很开心,记忆很深刻。像我小时候坐在书房里,我父亲悄悄从楼下上来,听到我在念书,不错,然后告诉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告诉我夜里不要贪睡觉。古文照你们这样一看,字都认得,不一定懂。司马迁这个古文是朗诵的,如有一个平仄不对就换了,而且内容很深。

他说我们的文化到夏朝以后“耳目欲极声色之好”,每个人欲望很大,眼睛要看好的东西——现在的电视机啊、什么东西啊——耳朵要听好听的音乐,嘴巴要吃好的东西——我们现在吃饭,好像每天过年一样,以前我们过年偶尔杀个猪啊,或者是好久好久才杀个鸡,不像现在这样享受。每个人都贪图“身安逸乐”,身体坐在那里动都不想动,都要人家来服侍,放逸,放松了,自己要享受,身体是这样。心里头呢?“夸矜势能之荣”,我是大老板,然后格老子我最大。“心夸”,自己爱吹。“矜”是骄傲。“势能”,有钱就有势力,有地位就有能量,以这个为光荣。他说人贪图虚荣,所以大家读书每个字要读清楚。

“使俗之渐民久矣”,他说这个社会的风气变成这样奢侈、骄傲,不是一天来的,是慢慢变来的。“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他说因此你到每家、每个人前面劝他,虽然你有钱了,发财了,但你要谦虚。这是没有用的啊!“终不能化”,教育不是这样,改变不了的。

下面讲一个政治的原则了。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几句话就是经济的、政治的教育原则,所以做领导人,做国家的领导人,“善者因之”,上等的就因势利导,像那个水流一样,流下来的时候你不能挡,你只好将就它那个力量,慢慢疏导出去。所以讲管理,你要按这个原则去做。“善者因之”,知道他的原因;“利道之”,使他转过来。

其次呢,差一等的就“利道之”,等于我们骑在驴子的背上,驴子不肯走,拿个竹竿,前面吊个红萝卜,驴子要吃红萝卜,永远向前面跑,这个是“利道之”,你用一个好的利益摆在前面,给他一个目标走,这是第二等。

第三等,教诲他,好像刚才我跟一个年轻朋友谈话,朋友年轻,也是做大事的。我说:你的公司怎么样?他说好像军事管理。我就笑了,现在讲管理军事化,越管理越不好,这是“教诲之”。

再其次“整齐之”,什么叫组织,搞组织?现在搞管理的都乱搞,依我看你的管理都不行,因为你管理不好自己,这样的管理要完了,“其次整齐之”。

最下等的政治、经济管理“与之争”,与民争利了,公家跟私人企业争利,或者上下争利,那就完了。

对不起啊!我现在是陪你们攻书,帮你们读书,读书的方法是这样,要朗诵,叫大家全体朗诵,叫作书声琅琅然。可是大家做不到。你们现在包括孩子的教育,只是看书。到现在我的习惯不肯用笔记,一听了就用脑子记。你们现在是笔记啊!要不然就是计算机啊!你计算机坏了,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一段我们大概介绍一下,如果把《史记》整个拿出来,这里头的好东西很多很多。我们暂时换一个稿子,换《史记菁华录》这一篇,翻过来第二页。这个《史记菁华录》的编辑不同,都是抽要点。刚才我提到经济政治,工商的发展,姜太公、管仲、吕不韦等。像汉武帝的时候,两个商人左右了汉武帝的政治经济发展,一个叫桑弘羊,一个叫卜式,都是商人做官哦。《盐铁论》的争执就是这个时候,这些事情司马迁当然知道,因此他写《货殖列传》。

那么真正讲《货殖列传》,商人了不起,你们现在喜欢讲“儒商”,儒是读书人。你们诸位“儒商”,至少要去拿个学位,贴在那里要好看一点。真正的儒商历史上没有几个,一个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儒商的代表是他。第二个是范蠡。

《货殖列传》中,子贡没有写进来,司马迁对子贡很恭敬,另外写。子贡是儒商,子贡在孔子三千弟子里是做生意的,学问好,能外交,又有钱。孔子三千弟子里有土匪,有流氓,有做官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钱的,书又读得好的是子贡,你们做儒商就要学他了。这个我们今天来不及讲,那是非常精彩的。

孔子死了以后的坟墓在山东曲阜,是子贡决定的。当时看风水选了一个地,子贡说不行,这块地不好,只能埋葬一个帝王,没有资格埋葬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是万世师表。结果那一块地后来葬了汉高祖。子贡把孔子埋葬了以后,同学们都走开了,他一个人庐墓三年,自己盖一个小房子,在老师孔子的坟墓旁边守了三年才走。孔子在的时候,很多的事情,用的钱都是他在支持的。因为子贡会做生意,历史上给他四个字评语“亿则屡中”,这个“亿”不是说他钞票有多少亿哦!这个“亿”代表他的思想没有一件事情看不懂,“亿则屡中”,判断事情很正确。

研究儒商子贡是非常精彩的,今天时间来不及,我们回过来再讲《货殖列传》。

这一段他提出来的是范蠡——陶朱公。不是全的哦!不过假使你们读《史记》,关于陶朱公的研究,你看了这一段认为懂了陶朱公,不行的哦!那是一小段!范蠡的一生,包括越王勾践,有关国际政治的,另外一篇传记。因为司马迁要写《货殖列传》,做生意发财,与经济有关的,所以,他引用了范蠡。我们读一下。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就是越王勾践把吴国打垮了这件事。“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这是范蠡成功了以后,自己感叹的话。范蠡跟谁学的?范蠡的老师叫计然子,道家的人。他说老师传给我的学问乃至方法等等,有七套本事,我只用了五套就拨乱反正,使越国起来称霸——用在政治经济上成功了。既然一个快要完了的国家,我可以用这个方法,用老师这一套学问把它扶起来,他说现在我留一点自己用用。他辅佐越王用了一半,另外一半他自己玩去了。不是去玩,是成功后离开越王,开始另一个人生局面。

这里面有人生的大道理,他帮助越王成功了,然后他要走时告诉文种,说离开吧,“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人生要认识一个老板,这个老板创业的时候,跟他做伙计蛮好,到成功的时候,完了,他不能做老板。所以讲越王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因此讲“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非走不可,所以范蠡溜走了。那么司马迁写《货殖列传》,这一段不用在这里,所以我刚才告诉你,你要研究难了,还要到《史记》里其他地方去找资料出来才完整,现在只讲他做生意这一面。

“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范蠡走了,地位不要,功名富贵一概不要。那么,历史上传说他带西施走了,我还说笑话,范蠡带着西施往哪里走?就在我们太湖那一道堤上,在那里上船走的。人家说:老师啊,你根据什么?我说根据我说的,这是说笑话。可是这里讲走得很轻松,一叶扁舟离开了,“变名易姓”,不叫范蠡了,自己姓名都不要了,到齐国他的名字外号叫“鸱夷子皮”,到山东陶这个地方叫“朱公”。

“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他开始做生意了。刚才我提到山东的临淄,在春秋战国的这个阶段等于现在的上海,是货物、交通、财政的中心。

“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在这里做生意,开公司了。这一句话你们要注意,诸位都是领导,“与时逐”,跟着时代,观察这个时代的变化,不论做什么,或者是股票,或者是期货,或者是投资生产,看清时势、机会,“而不责于人”,对下面很宽大。换句话,如果搞错了,不要怨人家,自己负责任。所以,古文有时候一句话好几个解释,这是要了解的,也要学他的修养。

“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注意!你们讲管理学,要发财,第一难是用人,所以,这里也提到“故善治生者”,做很好的生意,乃至做其他事业,“能择人而任时”,总要找到一个可信任的人才,选择人才以后,两个字“任时”,这一个人在某一个地区、某一个事情上可以干个三年五年,假使要另外发展,就不是他的能力了。读古书每一个地方你都要注意。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这一段如果像我们读书,就要朗诵了,唱歌一样唱出来。文章是很美,声调也很好,他说他这样做“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古代的“千金”就是几亿或者多少,这个价值很难比了。总之是很多很多,白手成家,三次成功,然后分散不要了。

所以,我鼓励你们看韩国的《商道》,也是这个精神,一毛钱没有,结果做到红顶商人,最后自己死的时候,身上只剩下二十块钱,他走的是陶朱公这个路线。陶朱公十九年当中三聚三散,不是失败哦,而是自己到了最高峰,一手把它用掉。我常常说等于梁武帝“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我赚来的钱,我自己把它花光了,到另外一个地方再来。他自己有本领,看得很准,“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每次都分给穷人,通通分散了。司马迁在这里提到,像他这样的做法,“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我常与一般同学们讲,我说你这个公司多少人?我们有几个同学,公司员工是好几万人,我说你要好好做,现在一个职员跟着你,五口之家靠他吃饭,你有一万人,就有五万人等你吃饭,你垮了,这五万人就业、吃饭都成问题。所以做生意,你不要认为只是做生意,而是在做一件好事,这样,你就学到一点陶朱公的精神了。

“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110 /妙解《史记》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所以中国文化几千年以来,讲到富有就提到陶朱公。这篇文章不只提一个人哦,还有什么巴寡妇,巴寡妇是四川人,有铜矿。你看秦始皇那么了不起的人,与一个有钱的寡妇见面,四川那个时候到长安都是走路,秦始皇为她修了一条马路,跟她来见面。当然,我想这个钱秦始皇出一点,其他的都是巴寡妇出的钱。《货殖列传》里面,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你管理的道理。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想明天留一点时间大家讨论,我心里想告诉大家的话很多,只是时间来不及。司马迁这里讲这一个例子,我们读书就要提问题了,他为什么这里先提了范蠡?是做个榜样,发财和做人的榜样。我们把讲义翻过来,他中间提了很多怎么样做生意发财,怎么致富的,不一定专指做生意,乃至做人,怎么帮忙社会国家——我刚才讲话你们不要听错了。

——《漫谈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自青年时代立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向后,南怀瑾先生讲学六十余年不辍。他以“经史合参”的方法,讲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典籍,讲解不受教派、门户的限制,打通各家学说,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又每每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轨,让人受益匪浅,深受海内外各界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是由南师子女、社会贤达、众多弟子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求真、求实、求信的理念,与社会大众共同分享南怀瑾先生的智慧。

内容简介:

南怀瑾先生关于《史记》重要篇目以及司马迁写史之深意的讲述,透彻而珍贵,对于现代人认知中国历史乃至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对于南师讲述史记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介绍司马迁写史的独特奇绝之处;第二章对于史记重要篇目的解密阐述;第三章介绍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史。本书方便传统文化爱好者更加深入地领会《史记》背后的深刻见解,更深层地领略读史的重要意义,且能古为今用,提升智慧洞察力。

点击“点赞”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们的文章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zsrsrpdianzi.com/kuaibao/5507.html
外网网友创意摄影分享 剑星 快来展示你的作品!
用青年的眼睛看世界 青年视界 两年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