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 我劝你就别在海淀卷了

说起鸡娃天花板,相信很多小伙伴第一反应就是拥有极强战斗力的北京家长,尤其是海淀妈妈恨不得从街南到街北都报够各种强化补习班,生怕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爹妈有个通病,只要有点钱就想把钱砸在娃身上,不花觉得对不起孩子怕遗憾…然而真的有必要吗?‍

文|mikizhou

From Miki粥

微信号:mikizhou520

朋友大半夜丢给我两所学校,问我了解不了解这两所学校的情况,哪所学校适合她家小孩?

看了下, 两所学校都非常顶尖:一所初中就走班,课外内容丰富;另一所模式偏传统,重视教学质量。

我说两所学校都挺好,但你现在的学校不是九年一贯吗?当初幼升小也费了一番周折,为啥想着要换学校?

理由很普通, 她觉得现在初中口碑不大好,怕耽误孩子,于是砸钱想折腾一把。

这一折腾,少了大几十万,多了几百万。

我叹了口气。

中国爹妈有个通病,只要有点钱就想把钱砸在娃身上,不花觉得对不起孩子怕遗憾…

但,这笔投资真有必要吗?

名校里的学霸,都是分母

对一个孩子来说,所谓的好学校就真的好吗?

想要搞清这一点,就得 先理解「好学校」的逻辑。

家长口中的好学校,通常就是指的升学率。全国百强中学排行榜,人大附之所以可以霸榜NO1,不是因为它的课程多有特色,师资多牛逼,生源多么顶尖,而是因为它每年清北的升学率。

但,这清北升学率是怎么来的?靠学校培养的吗?并不是!

RDF牛逼,是 小学五年级就用ZP收割高智商学霸,为自己亮瞎眼的清北升学早早占坑做储备。

所以每年清北的坑,基本是在7年前就有名有姓,之后无论你是通过小升初做简历买几十万一平的学区房,还是中考用接近满分的成绩被录,都只能做这所NO1里的陪跑。

当然,其中也会偶尔有零星暴击,在十几个普班里冒尖,最后进入清北的名单。但这基本上都是 靠爹妈的努力,小孩的运气

毕竟,学校里那些博士学历、网红名师,这些外界看来牛逼的资源,都只是聚集到了清北苗子身上,毫不吝惜地砸下去…

比如粉丝众多的大语文老师申怡,当年在RDF带的是实验班;9年带出300多个清北生的李永乐老师,很多时间都扎进了竞赛课。

如果不是他们做了网课,校内有机会感受名师风采的学生也没几个。

名师再多也稀缺,尖货的供给,一定优先保名校出品率。

至于那些考进来的学霸,对学校来说,任凭什么类型的学霸,只是个保底一本的分母罢了,砸不砸资源意义不大。

反正成绩筛进来,各个自学能力强又听话,爹妈也舍得砸锅卖铁鸡娃,纯靠一家人的努力就能完成一本达标率,对学校来说足矣…

所以,一个普通的学霸,真有必要削尖脑袋去名校陪跑吗?

鸡头和凤尾,哪个更好?

很多普校牛娃想得非常开,宁在普高奋斗当鸡头,不愿在牛校当凤尾。

因为说不好,就变成了一条渺小到被忽略的凤尾鱼。

朋友的儿子之前有在清华附中永丰分校读书,成绩一直保持年级前五,升高中的时候,学校推荐他去本部,就是那个圆明园对面的清华附中读书,被他果断拒绝了!

一方面是因为青春期,他觉得自己熟悉现在的同学、老师关系链不太想有很大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就是他能清晰看到,自己在普校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会比入读牛校要多得多。

比如,在分校他有机会被选送去中科院跟院士在一起搞项目,被推荐到美国的夏校当交换生,还能拿市级三好生,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

但如果去了清华附本部,学霸云集之地,他面临的压力,就变成了和高二就能写出《萎缩类病毒的基因克隆》论文、时刻准备进军MIT的学神比拼…

只能看着人家一屋子奥赛奖牌, 被清北自主招生录走,默默做一张鸡肋一样的「背景布」!

这很没有必要嘛。没人愿意成为别人成功的参照物啊!

顶级高中虽然教育资源足够丰富,但竞争的压力也足够大,想要在这个人群中杀出重围,只是有一般的实力,真就别多想了。

还不如选一个普通初中,踏踏实实刷个三年头部的学霸。不仅能拿到学校最好的资源,初中升学还能走校额到校,有更多机会进顶尖高中。

如果家长担心自己不砸钱,让普校把娃耽误了…

那我必须实事求是地说,换再牛逼的学校,他也没有机会翻身。

什么样的料子车什么样的材,牛娃上菜校,挡不住要光芒万丈。反之亦然啊!

学霸扎堆,抑郁退学

还有一点,很多爹妈择校的时候根本没考虑, 那就是小孩卷不卷得起。

普校学生还分个三六九等,想努力一把,还有机会崭露头角;换个顶尖中学试试看?各个学霸家庭背景深厚,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怎么办?

抑郁啊,是必然的。

当年四中搞实验班,第一届在全市招了40人,一半学生会主席一半团支书,都是各校众星拱月的龙凤精英,凑在一起排排队,总有人先有人后,垫底的心态能不崩吗?

帝都超级中学的实验班,帝都家长趋之若鹜,但常年有人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厌学休学最后连高中都没办法毕业…

这不是小概率事件。

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数据, 高中生抑郁症的比例在20%到40%之间,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10%的高中生甚至会出现重度抑郁,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中国小孩的学业压力本来就大,还要被爹妈用「都是为你好」的借口,送到竞争更激烈的环境里去卷,身心能健康?好难啊!

光是作业就是一座大山。

有多少小孩是边哭边写,写到凌晨都写不完…

如果真对他们有价值也就算了,真相是「作业加码」只是学校筛选的手段——

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方法固化,老师追求结果,没能力搞创新,只能靠简单粗暴的刷题对学生分层:海淀卷子刷五套,朝阳就要刷六套…

刷到东西城的牛小,消灭了课间。

当然,有的小孩在这个过程里磨炼了意志,但也有脆皮的绝望无助。

在我看来,家长搞教育真正该追求的成功,是小孩能身心健康,精神独立人格独立,这才是为人父母最伟大的胜利。

而不是买学区房搞几十万的学位,拼死弄进985,最后家庭关系鸡飞狗跳,娃还要啃老,帮他找工作找对象,源源不断一辈子输血…

说到底, 择校根据家庭情况做选择——

如果有钱人,家里现金流充沛千万起,那花钱择校囤学区房打通关系,用来追求心目中最完美的体制内教育,你随意;

如果只是普通中产,家庭年收入不过百万,那教育劝你还是多考虑考虑性价比,未来花钱的机会还有很多…

想出国要准备学费生活费;卷高考,学霸普娃都少不了百万补习费。

没想好路的,也建议让小孩在现有的资源里跑跑看,跑出来了再砸钱也不迟,跑不出来,砸再多钱也没必要了…

毕竟北京教育资源内部存在不均,但基础师资差距其实也没有那么大。

不像外省四五线城市的小孩资源那么匮乏,没外教没有课外活动,没有春游秋游研学旅行,拼死拼活考上当地数一数二的学校,每天起早贪黑地刷题再刷题,可能啥也考不上,

北京中产,走已靠自己拓荒努力已经为下一代打好了底。

想突破天花板很难,但拉住下限却很容易。

对大家来说,削尖了脑袋送娃去好学校是可以努力一把,但最后搞得身心俱疲,真得不偿失了。

Miki粥,资深媒体人,教育纪录片总策划,创造了"顺义妈妈"一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zsrsrpdianzi.com/keji312/4074.html
月之暗面 Kimi 人才回流大厂是行业规律 AI 创始人杨植
星刃 照相模式已正式发布 新增四套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