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入选了年度榜 有些网络词根本没听过

多个平台陆续公布了2024年度关键词的评选结果。在B站,年轻人一年发送了超576万次的“接”;在小红书,搞“抽象”的评论数量更超1.6亿条;之前《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4年十大流行语,包括“松弛感”“硬控”“水灵灵地”等。

这些风行一时的热词,记录着瞬息万变的时代。流行语的评选标准是什么?体现了哪些社会热点与普遍现象?“梗文化”的火爆,是否会导致中文“词穷”?

流行语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午夜南瓜会变马车:请问老师流行语的评选标准是什么?每次都觉得会有一两个词语完全没见到过,身边的人也是这种感觉。

《咬文嚼字》的流行语评选标准,顾名思义首先考虑的当然是这个词语在当年的流行度,在这点之外主要还依据两个标准:一个是语言学价值,即在基本符合汉语使用规范的前提下,这个词语是否具有创新性,在语义上是否有新的发展;一个是社会学价值,即在符合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是否具有年度性,能否反映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况或心理状态。

当然,三者都符合的词,近年确实越来越少。您提到每次都会觉得有一两个词语完全没见过,这种感觉和我们的评选专家和编辑部是一致的,我们在收集读者意见和发起互联网投票的时候也会有相同的感受。主要原因大概是,过去在传统媒体和初代互联网时期,人们开展讨论、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比较集中,我们接触的表达和语言比较一致,因此在最初评选流行语的时候,大家对于条目的感知会比较一致。

不过近年随着各种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兴起,圈层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在不同平台流行的内容类型和风格不同,吸引的核心用户自然各有差异,再加上大数据的算法推送,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信息茧房,使得人们接收常用平台外的信息变得困难。因此,流行语的圈层化也越来越明显,不同平台、不同App的用户对于新词新语的感知差异也越来越大,例如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和豆瓣、微博、抖音、B站的用户群体,对于流行语和所谓热梗的感知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新词新语新表达在成为大众流行语前,首先要经历的考验就是能否破圈,即打破单一平台的圈层,在更多其他平台传播。然而我们年度流行语的评选,体量只有十个词,想用十个词完整描述一整年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我们在评选过程中已经尽量做出平衡的考量,但依然会出现很多人觉得其中有些词从未听闻的情况。

小红书与B站的年度关键词

@澎湃网友JVjiyq:“city不city”区别于其他词语,融合了英语单词,甚至从字面上根本没法理解其含义,却仍然能够大火并被人们所接受,这十分有趣,请问您怎么看?

您的观察十分到位。“city不city”比起过去我们选出的流行语来说,确实是比较特别的一个词。过去我们在评选流行语的时候,对字母词是十分谨慎的,一方面是维护汉语自身的纯洁,一方面是目前正规出版物对于字母词的使用有比较严格的规范要求。

过去流行过的一些字母词,主要是字母缩略,如emo、yyds,或者纯英文单词,如去年特别流行的citywalk,也有像“栓Q”“hold住”这样中英杂糅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中国人把字母或者外来语放入汉语中,整体是汉语的使用逻辑。而“city不city”,是一个外国人把他的母语放到了汉语的结构中,所以这个词的形成的路径同之前流行的字母词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新时代的“洋泾浜”。

近年,中国对多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也许为“city不city”这类表达的产生与流行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所以这个流行语无论从语言学角度还是社会意义来说,都有着特殊的价值。

让人“又爱又恨”的网梗

@快乐最重要:像我就特别讨厌网梗,比如666,YYDS等等。

十分理解您的感受。互联网平台比较开放,传播速度快,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缺乏一定的监管,因此有一些低俗的、无聊的甚至并不文明的梗和词语传播得很广。像YYDS这一类的缩写字母,在流行语中确实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其本身易于复制,在一定时间内会形成病毒式传播,被人们高频使用,但这类字母词往往缺乏语言智慧,也不符合我们汉语的使用规范,对我们汉语的发展并无助益,也没有明显的年度特征,所以我们在评选流行语的时候,这类词在网络投票上虽然会取得比较多的票数,但是不符合我们的评选标准,最终也不会进入我们的榜单。并且由于这类词的含义并不稳固,可替代性也比较强,所以往往流行一段时间就变成了“时代的眼泪”,会有新的流行语替代它们。

@Lifer:网络流行语,比如班味、松弛感,包括小孩哥等,如果在小学的作文中出现,是否会成为扣分点或加分点?

大部分的流行语,从本质上说属于新词新语,或者是一些原来就有的词,因为某些契机产生了新的语义和用法。不管是新词语、新含义还是新用法,就当年来说,它们的含义和用词规范都是不明确的、不稳固的,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而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方面有更高的标准,因此对于在作文中使用流行语,还是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小学作文中绝对不能使用这一类流行语,但应符合语境、使用场景,或确实是出于表达需要,不要只是因为它“流行”而不加选择地滥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zsrsrpdianzi.com/keji312/15178.html
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案件将于12月23日开庭 王一博起诉两公司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