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们都想把医院的产科关了!”
2020-2021年,全国妇产专科医院的总数量两次下降,截至2021年,已经跌破800家。
而这个数量还在不断下降。
2022年,全国有十几家医院关停了产科科室。
去年九月,宁波鄞州区第二医院停止为孕产妇提供诊疗服务;今年1月,广州金沙洲医院发出产科停诊通知。
各地医院产科曾经“一床难求”,为何如今频频关停?
产科并不是一开始就落没,也曾有过“辉煌时期”。
2016年,国家实行二孩政策,产科成为医院里最火爆的科室。
只要生过孩子的家庭,都知道生孩子时在医院里抢个床位有多难。床位紧张短缺,孕产妇生完孩子,只能睡在走廊的临时床位上。
产科的医护人员一天要接待100多个孩子,每天都跟打仗似的,一刻也没停过。
在医院内部有一个衡量工作压力的词,叫作“闭经指数”。
年轻的女医生在轮转到超级繁忙的产科时,有些人会忙到月经都不来,等换到其他科室才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当时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医院怕增加医疗事故的隐患,只能实行“限卡”,限制新的孕妇在该院建卡做产检。
在当年,如果怀孕了在医院建不上卡,需要托关系找熟人帮忙建卡,不然产检都排不上。
为了解决群众对产科床位的需求,相关部门迅速做了决定,要求医院增加产科床位,还投钱专门支持产科。
然而这波生育小高峰却非常短暂。从2017年开始,新生儿数量出现下降趋势,每年下跌10%左右。
2021年全国妇产专科医院病床使用率下降了约15%,比2016年每日实际占用病床数少了21万张。
到了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直接下降到902万,少了将近1000万。
出生人口数量下滑,第一个被冲击的行业,毫无疑问肯定是。
短短8年时间,生孩子就从“一床难求”变成一个人的“包场”。
不少医院的产科不仅不需要排长队等床位,还能让产妇住上单人病房。
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的人不愿意生娃,导致出生人口下降,产科赚不到钱了。
实际上,响应二胎政策的是那些以前生过一胎,想生二胎却因政策而无法生的人。一胎的生育率并没有明显提升。
等到“想生却不能生的人”都完成分娩后,生育率自然又下降。
医院发给产科医生的固定工资只占10-20%,而80-90%的工资跟业务量挂钩。由于这几年分娩量降低,产科医生的收入也跟着缩水。
现在的医生们看到产妇就跟捡到宝似的,但凡有孕妇来医院流产,产科人员都会苦口婆心劝人家不要打掉。
尽管产科的业务量减少,产科的人员成本却不能大力缩减。
众所周知,产妇的生产时间是不可控的,所以产科要有24小时开放的产房和手术室,还需要配备6-8位产科医生、3-5位新生儿科医生及十多位助产士,轮流值班,随时待命。
这对医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然而,如此高危的科室,收费标准却不高。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一台手术下来最多几千块钱。
出生人口下降了,医院赚不到钱,在无法维持产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医院只能开源节流,缩减产科床位或者关停产科。
在各种指标下,个别医院为了达到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的考核标准,会放松剖宫产指证,不管产妇有没有顺产条件,都按剖宫产情况来处理。
同时为了提高收费,不顾产妇的生产体验,过度医疗。
虽然剖宫产手术已经非常成熟,整体比较安全,但仍然会有感染炎症以及其它并发症的风险。对产妇和新生儿的负面影响比顺产大。
导致产妇及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度与日俱增,老百姓对生二胎的欲望疾驰而下,分娩量出现断崖式下降。
这让前几年因开放二胎扩张出来的产科床位、扩招的产科医生也都空了下来。
规模较小的医院机构在权衡利弊之下,不得不选择停止产科科室的业务。
一些大城市的综合医院则缩减产科的病房面积和医护人员,同时把过剩的产科医生调剂到其他科室。
为了产科科室能持续运行,一些医院会在常规业务外,开设了产前保健项目和产后康复项目,比如坐月子、私密整形等相关医疗业务。
毕竟“白衣天使”也是普通人,也得挣工资,也得养家糊口,也得生活。
如今产科遇冷,或许对其来说是一个科室转型的好机会。
产科能将更多关注度放在孕产妇在备孕、怀孕以及生育后的其它需求,提升产妇的分娩体验。
当医院的分娩量达到高峰期时,很多孕产妇们生孩子时体验感并不好。产科医生们则忙到飞起、月经不来,同样不是正常状态。
无论生育率暴涨还是狂跌,都不是一件好事。
尽管生育率下降已成为全球难以逆转的趋势,渴望生育的人群依然庞大。
尤其是大城市,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的分娩量在2.4万-2.5万名之间,基数不算小。
如今,我国已经全面开放三胎,但收效甚微,依然无法改变整体下降的趋势。
而想要真正提高产科的分娩量,需要医院提升服务水平,更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年轻人不愿意生、不敢生的问题。
参考资料:
1、十点人物志:《妇产科迎来“关停潮”:孩子少了,医生失业了》
2、网易数读:《中国医院最累的科室,正面临集体关停》
3、南风窗:《产科关门,医生哭泣》
4、凤凰网:《“院长们都想把产科关了”,产科滑落在继续》
作者:暖春鱼
编辑:柳叶叨叨